联系电话:18310897172
聚艺资讯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聚艺资讯 > 聚艺学院 > 正文

电视专题片中解说词的写作要以“不完整”取胜

作者:聚艺发布时间:2014-9-15热度:1559

       电视专题片的创作,除了画面语言之外,有声语言也是重要的语言表达形态。这种有声语言主要体现为作品的解说词。解说词也叫“旁白”,不是供人阅读的,也不是专供人听的,是供人在“看中听”,是对“看”的补充,是引导人们往下看明白的,而不是“读”明白的。因此,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不是为独立传播而写作的,它是影视纪实艺术的—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形式,是一种允许“不完整”的文体。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,单看解说词时会看不懂,不像一篇文章,但它与画面和采访结合以后却是完整的。看似支离破碎的解说词,合于作品可能是珠联璧合、天衣无缝;看似完整华美的文稿,用于作品未必就好,可能出现不合辙、争夺视听的不良效果。解说词不是供人阅读的文章,评价解说词必须将其置于作品总体之中。孤立地看一篇未经合成的解说稿,可能会得出不公正的结论。
       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主要是配合画面来发挥作用的。与其他创作不同,电视专题片不是单纯依赖华美的解说来完成的,它是运用摄影造型、音响、音乐、文字等 多种视听语言综合巧妙编织而成的,给人美的享受和人生的启迪。电视专题片视 听并重,声音和画面互相补充,解说词既讲究口语化,又排斥文章化。好的解说词既不追求完整,也不追求独立,却能与其他电视艺术元素融为一体,共同营造综合的艺术效果。
      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在动笔写作时,一般要有三个条件:一是所需要的各种文字材料相当充分; 二是粗编基本完成;三是创作者对作品理解充分,对写什么、不写什么心里很清楚。过早动笔的弊端是容易脱离作品“做文章”,造成无效劳动。与其他文体的写作一样,解说词也是从打腹稿开始的;与一般写作不同的是,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要变成声音,经过剪辑合成于作品整体,才能与观众见面。
聚艺智作提醒大家解说词写作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种:

(1)与画面和人物同期声重复。

(2)空话、套话多,宣传意识直露,不讲艺术含蓄。

(3)多指令式、结论式语言,缺乏民主意味。

(4)解说词过满,多可有可无的旁白堆砌,分散观众视听,造成其视听疲劳。

(5)解说词语言书面化,咬文嚼字,多长句型、倒装句,造成听觉障碍。

(6)专业术语过多,晦涩难懂。

(7)不恰当地追求含蓄,造成观点模糊、思想朦胧,令人费解。

(8)情感、语气生硬,不亲切,不自然,等等。

       另外聚艺智作还要提醒大家,引起的种种不和谐,往往跟“文字先行”、强调文稿独立性、以说为主、只顾“说” 不管看等因素有直接关系。为避免以上问题,写作解说词时要做到以下几点:

(1) —定要有画面面意识、访谈意识、音乐意识等综合意识。下笔前要打腹稿、“读画面”,要让解说词和画面访谈有机结合,有机弥补,不要重复啰唆。若画面本身能说就不要用解说来重复,学会惜字如金。

(2)陈述为主,表现为辅。解说词兼具叙述和表现的功能,但叙述、说明比推理、判断要冷静和客观,要让事实说话,少作或不作结论。过多地说道理、下结论,必然损害客观效果。

(3)藏露得体,含蓄又明确。观点与情感直露的语句不要轻易使用,空话、套话和灌输性语言要摒弃,解说词要有效配合其他手段来营造思想明确、含而不露的效果。

(4)解说词写作要口语化。解说词写作不仅需要一般的笔头功夫,更需要口语化功夫,即必须通俗易懂,避免抽象,要“说”起来顺口,听起来顺耳。

(5)人称要选择适当。人称选择与作品的形式有关,不同的人称各有利弊,要根据题材和内容机动、灵活选择。

(6)语法修饰要用好,营造视听语言和谐。传统的语法和修辞不完全适应影视语言的要求,不要用复合长句和倒装句,应多用实词,少用虚词。

       总之,撰稿者要具有把供阅读的文字变成声音的意识和技巧,不能只顾埋头做文章而忽视听觉效果,解说词在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当中要达到的效果就是:思想明确、通俗易懂、朴实生动、整体和谐。

COPYRIGHT © 2013-2024 聚艺智作 ALL RIGHTS RESERVED

百度统计 在线留言 备案号:京ICP备14006092号-1